9月1日,小米汽车在宣布“开学”后,就一直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在相继完成工商注册并落户北京后,雷军又在上周造访了一汽集团,商谈合作事宜。而近日网传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让悬而未定的小米汽车工厂看上去有了方向。绿日乐队的那首歌叫“请在9月末再唤醒我”,小米汽车动作频频,看上去似乎是说,千万别让我停下来。

小米此行的核心目的
首先是虚心请教。在3月份宣布造车之后,雷军在这半年内走访了上汽,广汽,长安,五菱,长城,东风,宁德时代,博世等厂商。此次造访一汽商谈合作事宜,意图很明显,就是向“老大哥”取经,这也为未来是否达成合作留下想象空间。而在今天,一汽解放股价早盘涨停。

第二,小米汽车也是在为供应链,人才链做考察,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链很长,而要数国内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比较完善的区域,吉林长春绝对可以排进前三。而且奥迪一汽(PPE平台)新能源工厂也选址长春,供应体系未来也比较有保障,汽车人才比较充沛,这都为日后双方可能存在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雷军此次造访,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是对未来代工厂的考察,小米汽车虽然已经注册,但生产资质(准生证)依旧没有落地,有消息称会通过收购宝沃18W产能的工厂以及相关资质,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准生证,那么像蔚来一样利用江淮代工也是有可能,那么一汽会是一个好的选择么?

最后,我们要站在一汽的角度思考,毕竟在小米集团内不仅仅有造车业务,双方如果能够达成合作,小米主营的手机电视及其产业链业务,未来在吉林省内的推广也会得到一定机会与助力,毕竟雷军代表的是小米集团和吉林省,一汽集团谈合作,软件硬件服务等方面的合作面很广泛的。

而在另一边,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等接见了雷军,接待规格之高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由此看来,一汽和吉林省的合作意向似乎更明确,毕竟以现在的形势来看,这样重量级的合作,无论是对双方还是未来的市场来说,都是很好的机会,但主动权还是在小米手中。
团队又迎“新同学”

7月28日,雷军在个人微博发布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招聘信息。据悉,小米汽车团队已经在5个月内筛选简历,搭建起近300人的造车团队,未来还会持续增长。9月7日,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宣布加入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专注智能汽车技术生态领域。
仍需继续投入的造车进程
前前后后寻找这么多合作伙伴洽谈,目标自然只有一个:尽快拿出实车。实际上,光从传言中雷军等人异常紧凑的日程安排就能猜到,小米已经意识到现在起步偏晚的问题,再不抓紧市场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关于小米新车落地的时间点,有消息人士声称会是2024年的上半年,且此后三年时间内每年都会有新车推出;另外,上述时间段内小米的总销量目标将是90万辆。

以小米汽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状态评估,纵然时间紧迫,上面传言所提到的造车计划还是过于激进:就算产能可以收购,刚刚超过1千亿的现金储备和区区两年的准备时间仍然很难造出比较稳妥的处女作,光是复杂的工程验证就要占用大量时间。

更何况,在收购深动科技(DeepMotion)等技术公司之后,小米要造智能电动车的意愿已经十分明确。新料越加越多该咋整?对策只有一个:
继续打钱,让研发团队的人海淹死这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