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新能源 皆电采访华南理工汽车工程主任赵克刚

行业 发布于:2019-12-07 21:25:06

有人说,新能源是换道超车,能够在新的赛道上占据领先优势;也有人说,新能源车未必就一定清洁,无论是技术还是能源结构,都需要更多的发展时间。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拟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25%!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度地认识这一文件的指导精神,皆电团队特地前往华南理工大学,探访汽车工程系系主任赵克刚先生,交流关于这份文件的看法。

献策新能源 皆电采访华南理工汽车工程主任赵克刚
左为华南理工车辆工程系系主任赵克刚,右为皆电主编朱志延

以下为采访原文(为文本化需要,对录音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但语义保持不变):

——赵老师您好,近日工信部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文件,请问您认为这份文件有哪些地方最值得关注?

最关键的应该是『2025年,新能源车辆销量占比25%』这一点。现有数据显示,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6万辆,仅占全部汽车销量的4.5%。从产能上来说,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一起努努力应该是具备这个『25%』的产能条件,但要实现『25%』的销量目标,还要看市场反应如何。

其次,我觉得应该要提一下自主品牌在这其中占的比重,这个很值得关注。因为我们国内的新能源车产业化是一直走在前面的,譬如说在动力电池的产业化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国外大厂在汽车制造业还是有深厚底蕴的,包括在传统汽车方面的经验积累。现在造车,都是全球采购零部件,一些海外车企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在国内进行采购或者研发,比如说丰田和比亚迪的合作就是一个例子 。

我们想要保持优势,就要多考虑整车行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关键零部件领先世界,新能源整车也要实现领先。换句话说,要多给自主品牌打打气,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目标,督促大家继续进步,不能等进口货合资品牌进入后,直接拿走了市场。

电动化带动了技术的发展,但是从汽车制造技术和设计技术上,我们的储备基础还是和国外大厂有差距的。因为电动车带来轻量化、智能网联化、品牌价值等新属性,以前我们眼中的电动车很多是走低端路线、小型车,但是现在已经慢慢迈向高端化了,对于消费能力更高的这一部分人群,他们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都会更强,以他们的消费能力,不是很在意这些多出来的几万块购车费用,什么限牌限行也不如身份象征带来的体现。

那在高端电动车上,我们与国际大厂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您的意思是说『占有率25%』这个目标,从产能上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关键在消费市场能不能消化,是么?

是的,一个是销量能不能够实现,二是自主品牌能够占到多大的比重,这两个是我比较在意的问题。

——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对个人购买新能源车的补贴将继续减少甚至取消,那我们今后怎么去激励个人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车呢?

我认为,这『25%』的需求量未来大部分还是2C(To Consumer)。

所以我觉得国家可以在消费观念升级上做一些引导,打上一些新标签。从公共电动车、网约车、低速电动车的需求,跃升至高端社会责任感象征的需求,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这个方向去引导?特斯拉最开始也是由硅谷精英领头,再带动大众来选择这个东西。

实际上有很多类似的产品也经历过这个历程,譬如说以前的冰箱、空调,旧型号没有变频功能,价格也便宜一些,之后有变频技术,价格就贵一些,但是有了变频技术之后,效率更高了、更节能了还更安静了,慢慢地人们也都开始接受了,是吧。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从5%到25%是一个台阶,必须迈过这个台阶。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否则一直停滞在现在5%的阶段,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很多派生问题。太小的市场没有自我造血能力。

献策新能源 皆电采访华南理工汽车工程主任赵克刚

——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还有提到一个『三横三纵』的技术发展概念,其中『三纵』是指纯电、插混和燃料电池。国家目前好像特别重视纯电这个方向,您觉得这三条线路是并存的吗?还是说会有一个线路替代其它线路?

2025年之前,恐怕还是以纯电技术为主,到2035之后,应该就是多种线路并存了。因为国家的战略发展很清晰,从咱们目前产业配置上来说,像电池、电机这些技术都是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的,所以现在趁热打铁(发展纯电),把新能源的前段规划稳固好,再继续发展提高。至于燃料电池,它是未来的一个方向,目前与纯电还是分道竞赛,并不构成取代关系。

——那像丰田、本田、现代这些新能源起步比较早的国际车企,经过很多年的技术研发后,最终并没有选择走纯电线路,而是选择了氢燃料电池,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中国走纯电线路应该是一个长期论证的结果,也是最符合中国产业现状的特点的选择。

至于日本汽车大规模氢能源化,还是一个比较远的构想,不像我们发展纯电有这么明确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和规划。而且氢能是一个二次能源,它也存在一些转换效率上的问题。对于日本车企来说,氢燃料也是一个选项,并不是说它们就全部会切换到氢燃料电池线路上去。不然为什么它们还在继续研发新电池、比如如固态电池这些技术呢?

此外,市场的影响因素也不能忽略。以前日本车企不都说不会发展纯电,而是从混动动力直接跃进到燃料电池吗?但是看看中国市场那么大,现在是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是排名第二美国市场的两倍,市场是不是会为它买单是不能忽略的一点。与其说是它们选择了技术路线,不如说我们的选择决定了它们的技术路线。

——我们来聊聊第二个『三横』的概念,它是指电池管理、电驱和智能网联,在这几个领域,您觉得我们在哪些方面已经领先、哪些方面还是短板?

电池肯定是跑在前面的,但这里主要指产业化,关于电池技术的基础研究还没跑在多前面。一些国外大厂,它们会投很大一部分资金给科研机构做定向课题的,它们有很多研究成果没有公开,但这些内部数据形成了它们的一个知识库,以帮助它们对未来技术方向做一个研判,但是我们国内的厂商还没有做到这一步,基础研究深度还不够。

然后是电控以及电力电子设备方面,这其实这有点类似芯片技术,我们的IGBT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这一点,现在是英飞凌这样的供应商占据了市场的主导。虽然比亚迪也强调了自研发的IGBT芯片,但是自研、自产、自销是一回事,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和其它技术同台竞技,那是另一个回事了,实现全球外销的同时并占据市场优势,那又是另个一层面了。

我们可以说比亚迪IGBT目前只是到了“并跑”的阶段,还不能说是“领跑”。

——不过咱们注意到,这次『意见征求稿』并不是强调“电池”而是强调“电池与管理系统”,关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我觉得国家对新能源车的技术定位也更准确了,不再简单追求单个电芯的指标、单个电池包的性能,而是从一个电池系统的角度上去考虑,这是通过产业化实践之后,一个更加深入理解的体现。

——那您觉得这份文件对于车企来说有什么指导意义呢?包括技术发展、产品布局需要做些什么调整呢?

首先要在产能上做好准备,因为国家明确定性了『销量占比25%』的具体目标,咱们向来不会打没把握的仗,今后可能还会出台一些细则,车企需要对这些细则做好相应规划。其次,要加强自身内功的修炼,做好技术储备,可以将自主研发和新技术引进做一个良好的结合。

献策新能源 皆电采访华南理工汽车工程主任赵克刚

——这个文件还提到关于『基建』的问题,特别提到了推动“换电模式”的发展,之前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换电模式不太适合个人市场,您是怎么看待文件对于换电模式的举措呢?

推广『换电模式』其实一直在提,只不过目前和充电、超充来比,规模太小了。但它是确实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现在新能源汽车讲新四化,包括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所以说,随着汽车行业和中国经济模式的变化,新能源车带来的不仅是动力总成的变化,而是带动整个汽车生态的变化。

这些变化还体现在交通出行选择上,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2B、2C的比例也是不断变化的,会逐渐适应我们中国国情发展。

——那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换电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共享出行或是物流车这个范围内呢?我们个人用户能够从中得到多少益处呢?

我们前面说到的汽车产业变化,是大生态的变化。智能化和网联网,让汽车从传统制造业变成成为一个信息产业的大载体 。

如果说,我们把现在互联网技术、比如说区块链加入到电池系统中,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让电池信息不容易被篡改?因为现在个人用户主要就是担心,我买了一辆新车有一块新电池,去换电会不会越换越差,最后的电池的损耗成本还是由我自己承担,但是有了这些互联网新技术之后、有了大数据之后,这些信息就是透明的了,个人用户就可以想借充电宝一样放心换电池了。

——我们网友提出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他说如果将中国的加油站全部换成加氢站,需要多少钱?

这个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发展新能源,强调的是多条线路并存,降低对特定能源的依赖。因为我们难以保证某个特定能源所需要的原材料,国家是否能够完全地自给自足,说不定其中某个原材料还是被国外“卡脖子”,这就很难受了。所以并不存在哪个能源一定会取代哪个能源,它们是在市场并行发展的。 你看新文件中说要达到『新能源销量占比25%』,那不还有剩下75%是传统能源车吗?

而且中国的消费市场足够大,能够给予每个技术路线足够的发展空间。关键就是看谁能够实现供给侧改革,开发出适销对路的、符合老百姓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的国民人均收入肯定会继续提高,大家的需求也会更加多样化。

市场规模和人口基数,让我们拥有国外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它们可能有技术深度,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运营的实践经验,更好地把握市场。所以,特斯拉特地跑来中国建厂,某种程度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扩大开放,让国外的一些技术进来,然后和我们本地的一些优势内容融合,合力推出适合国内国外的产品。

——还有一个问题,未来会取消个人补贴,但与此同时,又希望希望销量占比能够大幅提升,这不会存在一个矛盾吗?

我个人觉得,现在的汽车价格,相对于收入来说已经不是那么贵了。以前我们买一辆车可能相当于10年的收入,在更早时候,买一辆车甚至比一套房子还贵,是吧?但是现在,一辆车可能一两年、三四年的收入就能负担得起。

新能源车叠加智能网联技术之后,汽车本身的使用寿命肯定会变短,在这个情况下,大家消费观念会有所变化,人们对汽车的态度会变化。汽车是一个消费品,它一直在消耗,它跟房子不一样,房子是一个投资品。大家会摆脱原先的思维惯性,慢慢适应这个新的思维方式。跟手机一样,你喜欢就买它。满足了我的需要,有获得感、有幸福感,那这个车就是值得的。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会走到这一步的。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还是建议选择购买燃油车会好一些,还是那句话,还有75%的传统汽车市场份额在那里。

——好的,谢谢赵老师,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皆电的采访。 

(采访:皆电 朱志延 编辑:皆电 唐科)

+1
相关标签:

汽车政策

唐科

简介:不喜欢汽车的摄影师不是好铲屎官,喵!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