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派,封印还剩一年

行业 发布于:2022-08-11 16:16:11

今年7月,问界新车M7发布,却是在华为的舞台。

华为常务董事、BG CEO、BU CEO余承东,化身忙内,力挺问界M7,一边淘汰燃油车、一边干掉BBA,闹得满城风雨。如果你刚打开新闻,恐怕还以为华为造车了。

然而,问界只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产品。华为仅仅部分参与问界M7的产品设计与销售。至于参与到多少程度,主要看宣传口径。

关于造车,华为内部曾经流出过一封《关于应对宏观风险的相关策略的决议》文件,文中提到『华为不造车,而是要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更有强硬表态:谁再谏言造车,谁就调离岗位。这似乎为华为进军汽车界定了调。

但即便如此,华为与汽车的关系始终暧昧不清。困扰了大家两年后,余承东每一次宣传造势,都让大家对华为下场造车浮想联翩。

不造车,但不停上车

不造车的两年,华为一直不停上车。

2019年4月上海车展,华为以供应商的身份带来智能电动车的全家桶套餐CC架构以及五大智能电动化平台:汽车云、车联网、自动驾驶、电驱动与座舱娱乐。

在这之后,华为通过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

第一种,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为车企提供零部件,包括鸿蒙车机系统、域控制器、电机等软硬件支持,这种模式下,华为不参与品牌露出;

第二种,解决方案集成模式,即HUAWEI Inside。华为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激光雷达等一系列零部件,同时车辆会打上华为的HI标识。

第三种,华为智选车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同时还会提供门店销售渠道。目前唯一采取这种合作方式的车企是赛力斯,双方已合作推出赛力斯SF5以及问界M5、问界 M7三款车型。最新数据显示,问界M5已经入住华为旗下600多家门店、122家用户中心,涵盖109座城市。

第一种模式最简单,就是把定制化的零部件直接销售给车企;第二种模式,华为负责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但整车设计、OTA还是由车企完成,目前采取这个合作方式的车企有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和广汽(埃安AH3);第三种模式,华为终端BG帮助车企客户完成外观、内饰、工业化、用户体验设计,并利用华为销售渠道帮忙卖车。

可以看到,华为的合作方式由浅入深,由外围到核心、由功能到系统、由表层到全链路。既是一种渗透型合作,也是一种渗透型学习。

每一步,都伴随着“含华量”的提高。

『含华量』的问题

这里的“含华量”,既是蜜糖也是砒霜。

势单力薄的小车企、初出茅驴的新势力,巴不得和华为沾亲带故,毕竟这是打开知名度最快的方式。

与华为联手前,外界对小康的印象还停留东风时代,但合作之后,小康股份直接更名赛力斯,现在已经给人留下“华为代工厂”的标签。

长安汽车的子品牌阿维塔,也因华为刷满存在感。今年重庆车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联手站台阿维塔。第二天,阿维塔的市场估值直接突破2100亿,甚至高过母公司长安汽车的总市值。即使阿维塔一辆车还没卖出去。

华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与华为合作的要么是小型车企(赛力斯)、要么是老车企的新生子品牌(阿维塔、极狐),还没有传统大型车企入局。

这是因为,过于强势,就会有新的问题——车企们渴望有一定的『含华量』,但是又很怕『含华量』过高,以至于自己沦为华为的代工小弟。

这里说一个细节,问界M7在华为夏季发布会压轴出场。余承东站台说脱口秀,而赛力斯创始人张兴海活动结束前才匆匆露了一面,舞台上的他表情显得十分拘谨,与余承东的从容不迫形成鲜明反差,俨然是一幅被大哥带着玩的模样。

车企需要华为的影响力,华为需要车企的技术基础。双方都在互相试探,但这样的合作模式存在一个悖论。

关于软件的争夺战

智能化程度加深,汽车行业的利润结构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BCG数据显示,在汽车产业的利润构成中,汽车互联、自动驾驶、共享等在线、智能化的技术占比将从2017年的1%提升到2035年的40%。

如果说传统汽车,硬件是核心;那么智能汽车,软件才是核心。

乍一看,华为在智能软硬件、智能算法、操作系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相当大潜力的应用空间,但关键是:再智能的体验,最后还是要通过硬件来体现。这时,悖论就出现了——

如果软件挣钱,那华为就不必亲自下场造车,但是,车企会把这个挣钱机会让给华为吗?如果软件不挣钱,那华为又为何要赋能车企呢?

上汽的态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2021年6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汽无法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全盘合作自动驾驶,“这就好比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成了灵魂,上汽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就是说,如果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在软件,那上汽之类的主机厂更要把握住软件优势,否则行业变革之后,甜头都让别人吃了,自己还是旧时代的代工厂。

华为与黑寡妇

华为坚持不造车,只帮车企造好车。听起来多么无私。实际上,这是华为针对『黑寡妇』问题打出的安全牌。

上游绝不轻易染指下游,这是供应链的一条铁律。ARM只做授权,高通只做芯片设计,京东方不碰电视机,台积电不碰芯片设计,虽然谷歌也做手机,但也就是打个样,并不在乎销量。

三星是为数不多的反例——既给别人代工,自己又有一堆终端业务,包括手机、半导体、液晶面板等等。结果就是,最大客户苹果一边跟自己打官司,一边扶持台积电。

曾经的华为也是如此,先集中资源突破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进而慢慢向下渗透,吞食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有些合作伙伴跟华为合作一两年之后,要么被吃掉、要么被抛弃。当年华为也说过“绝不造手机”,结果智能手机的浪潮到来,一众国产品牌被华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所以最近这些年,华为合作特别喜欢讲利益边界,给合作伙伴吃定心丸。做公有云,强调下不碰数据、上不做应用;进入汽车产业,强调自己不造车,只是赋能角色。

华为在新领域的发展,需要给合作伙伴建立起互信的印象。华为的内部信,其实都是给合作伙伴看的。

迟迟不亲自下场的原因

那华为真不造车了吗?

还是得看钱。

华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曾经盈利丰厚的手机业务停滞。华为当前的任务是缩减开支、控制亏损,而不是继续加大投资到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中。

参考蔚来和小鹏,疯狂烧钱才撑到现在,能不能实现盈利还未可知。直接下场造车,必定是一场前期投入巨大、回报周期巨长的赌局,这不是华为现在想要的。

不如第一步先搞合作,成为车企的供应商,将技术转移到汽车行业、利用线下渠道卖车,这个过程中不断摸索汽车行业的规则,把现有资源重新激活(闲置的销售网络、线下门店)。

这是让华为在消费者的视线中刷存在感、让经销商们有货可卖的缓冲方案。缓冲就是缓冲,想要挣钱,必须更加深入。

亲自造车的必要性

新能源产品的属性变化,带来整个产业链的转型。传统汽车产业链,是一个牢固的金字塔,整车厂位于塔顶,将零部件层层外包给下级,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供应链已经相当固化。老牌车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Tier 1(一级供应商)就是那么几家——博世、采埃孚、德尔福、伟世通。

新能源带来的格局撕裂,就会产生新的盈利空间。

电动车的技术门槛更低,模块化方案更容易落实。哪怕跨界选手,只要有钱都可以采购方案,然后组装成整车。

好比现在的手机生态,系统是Google开源、芯片是高通、屏幕是三星或LG,相机是索尼,内存是三星。大家只要设计一个外壳,然后魔改一下UI,就是自己的产品。

华为的突破口就是这里,华为对自身的定义就是做『智能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想方设法成为模块化中的关键一环,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采埃孚。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安卓的解决方案如此成熟,全球销量第一却还是苹果?因为软硬件的融合能力。

叫好又叫座的电动车,除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三电系统的新概念集成,还需要在设计、质量、制造等传统项目上有所体现。

长期来看,由于不掌控生产线,华为很难对产品生产流程与品质进行细致把控,一台电动车需要8000个以上零部件,远高于手机(约2000个),品质管理难度不是一个量级。如果不能维持产品的稳定品质,那就很容易沦为贴牌模式。

只有把车辆的设计生产和供应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压缩中间环节成本,改进财务模型,实现盈利。

车企毛利率的根本,就是压缩成本。特斯拉的Model 3/Y就是最好的例子,纵使特斯拉拥有最多用户的FSD订阅,但超级工厂的生产成本压缩后,特斯拉的盈亏才出现好转。

再退一步,即使抛开硬件,就说软件,华为现在的合作模式也很难长久。

软件强调智能,智能就是算法,算法基于真实数据。算法要迭代,就需要海量的数据学习,其中真实路测数据尤为重要。但真实路测数据,就来自车主。有多少主机厂愿意共享自己的用户数据呢?

这也许能解释:就算算法上Waymo可以和Cruise一争高下,但背靠通用的Cruise应用落地更有前景;百度搞了那么多年Apollo,最终还是要布局终端,下场做集度;而特斯拉,在辅助驾驶领域建立起来的优势,其根本就是多年积累下的海量真实数据。

软件利润空间,车企不愿意让给你;你想玩好自动驾驶,又需要自己的硬件、自己的数据。华为依靠合作赋能,蛋糕始终做不大。

华为的日落法则

再回到文章最开始的华为内部信,华为多次强调不造车,并且禁止谏言造车。但是在文件末尾,却有一行小字:本文件有效期3年。

算下来,明年中旬就到期了。华为内部向来就有一个『日落法则』,即任何流程、规定都不能永远存在,避免组织一意孤行或故步自封。

2002年,华为无绳电话质量不佳、常遭雷击,客户投诉及返修率极高,任正非就怒而拍桌:华为以后再也不做手机…谁提做手机,谁就下岗。盛怒之下,任正非封杀了整个手机业务。后来,华为不光做手机,手机还成了华为的核心业务。

2013年,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公开宣称,为顾及运营商的感受,华为不涉足公有云、云计算。但4年之后,公有云成为大势所趋,阿里云与AWS春风得意马蹄疾,华为也不再遮遮掩掩,直接宣布成立公有云BU,且要挤进全球前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华为频频声称不造车,但是大家依旧充满猜忌和怀疑。

华为中的造车派——余承东

最后,要理解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打法,还得理解一个人——余承东。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曾透露:“余承东对不造车的决定不服,他想造车,但他只有一票。造车也好、不造车也好,各有各的选择。”

2021年以来,华为进行了新一轮的人事调整,余承东成为华为手机业务和汽车业务的实际负责人。

余承东是华为内部的造车派,但他同时身兼多项核心职位。所以有一种可能。

余承东先带领团队试水,摸一摸市场,找一个声量比较小但是有经验的车企,学一学造车的流程,评估一下难度。如果余承东做起来了,华为再继续跟进;如果没做成,那么就当做试错,至少帮忙卖车也缓解了一下销售网络的窘况。

有业内传闻,华为已经与奇瑞、江淮以及极狐等车企进一步接触,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与奇瑞至少有两款合作车型,与江淮也有至少一款合作车型。而与极狐的合作,将在HI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款智选车型。这些都是在为华为进一步拓展汽车业务版图铺路。

时间过得很快,华为不造车的三年之约,还剩一年。一年之后,华为还会做什么呢?我们也很期待。要么抽身离去,要么正式下海。笔者更倾向于后者。

+1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