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芯到整车:神盾金砖电池通过最严极限测试
行业 发布于:2025-08-26 22:00:41
8月26日,吉利通过一场深入的技术直播,首次系统解读了其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核心技术,并宣布搭载于领克10 EM-P的电池系统成功通过了行业首个“整车+整包”带电六大串行极端测试。该测试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完成,标志着吉利在动力电池安全验证领域迈入全新阶段。
此前,该电池已成功挑战包括“8针同刺”“真弹贯穿”及“36吨坦克碾压”等多项远超国标的极限测试,全部实现“不冒烟、不起火、不爆炸”,展现出接近军工级别的安全性能。
神盾金砖电池的安全设计哲学不仅在于满足标准,更在于超越标准。吉利为其建立了36项全场景极限测试,其中23项超越新国标,12项为企业自增项目——如电池包踩踏、多向挤压等,这些场景源于真实用车中的极端情况,传统标准并未覆盖。
其安全实力通过多次公开极限测试得到验证:
其背后是三大核心材料与结构创新:神盾金砖电池采用多粒径复配技术,通过不同粒径的磷酸铁锂材料优化配比,既提升热稳定性,又缓解锂离子嵌入时的体积膨胀,从根本上延缓热失控发生;超轻薄高耐热隔膜则在机械强度与耐热性能之间取得平衡,穿刺后孔洞明显小于竞品;而自主研发的“分子装甲”电解液技术,则通过界面重构将热失控临界温度提升20℃以上,为系统安全争取到更多反应时间。
长期以来,动力电池行业存在“安全、性能、寿命不可兼得”的共识。神盾金砖电池试图通过系统级创新打破这一限制,尤其在混动场景中实现所谓“黄金均衡”。
超快充能力是其突出亮点。通过“智能末端快充技术”,在电量80%以上的区间仍可实现1.4C充电,比行业平均0.8C提升75%,最终阶段充电仅需11.5分钟。该技术通过在充电初期就规划离子排布,并添加电压调和剂,减少极化现象,从而显著提升末端效率。
高倍率输出则确保车辆在低电量状态下依然表现强劲。在SOC低于20%时,神盾金砖电池仍可输出2100W的5秒峰值功率,比同级产品高23.5%,最大放电倍率达到21.02C。这意味着即便在馈电状态下,车辆依然能保持近似满电的动力响应,解决用户续航焦虑。
寿命方面,该电池实现4500次循环寿命,可支持整车行驶百万公里。其关键创新包括电极材料的活性包覆降低阻抗,以及SEI膜自修复技术——该技术像“智能缝合线”一样修复充放电中产生的微裂纹,延缓电池衰减。
电池的高性能与高一致性离不开先进制造能力的支撑。吉曜通行(吉利电池业务实体)已在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布局8大生产基地,预计2027年总产能达70GWh。其中衢州基地作为行业领先的短刀电芯生产枢纽,产能达24GWh,整线生产效率达24PPM(每分钟24颗电芯),为目前同类产线最高水平。
该基地也是电芯行业首家智能制造四级成熟度认证工厂,具备医疗手术级别的无尘环境与全自动化生产线。18道核心工艺全部由AI系统进行质量监控,引入振动与光学检测设备,实时分析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谱,实现近乎“零缺陷”的品控水平。
在极片制造环节,神盾金砖电池采用叠片工艺,相比传统卷绕工艺,空间利用率提升5%-10%,能量密度更高、内部应力更均匀,更适合支持快充与长寿命需求。叠加高压注液、负压化成等先进工艺,最终保证电芯在高速量产下的高一致性。
神盾金砖电池目前已大规模搭载于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等品牌主力车型中,成为吉利新能源产品线的核心差异化部件。2025年1-7月,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突破85万辆,同比增长126%,在自研电池技术的助推下,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从材料体系到制造工艺的全链路创新,神盾金砖电池不仅在安全层面树立了新标杆,更在性能、寿命与快充之间实现高效均衡,体现出吉利在电动化关键技术上的战略投入与产业链掌控能力。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中,电池技术正成为车企真正的护城河。
(图/文/摄: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