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得越惨/卖得越好 你被特斯拉PUA了吗?

行业 发布于:2021-05-04 23:55:20

特斯拉,躲过了315,却没躲过419。

上海车展“特斯拉维权事件”,已经在网络发酵了一段时间,先后承包了微博热搜榜2亿多流量。皆电并没有第一时间抢头条,而是试着反思这一现象背后到底包含了什么,对特斯拉和中国消费者而言,有什么启示。

时隔多日,我们再梳理特斯拉这一系列事件,还有什么新发现?特斯拉究竟做错了吗?特斯拉的公关事故是否会成为它在华市场的滑铁卢?

只是匆匆吃了一场大瓜的读者,再跟着我们来细细品一品,品一品。

先说说特斯拉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都上过几次头条吧——

特斯拉的“头条新闻”

事件一

最新事件的导火索,是2021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

4月19日上午11点39分左右,一位身着“刹车失灵”T恤衫的特斯拉车主,爬上了特斯拉的车顶维权,大呼“特斯拉刹车失灵”。

5分钟后,该车主被现场保安强行抬走,嗯,抬走。

经考证,这名维权车主是河南郑州的张女士。据张女士说法,2021年2月21日,张女士的父亲驾驶Model 3,在距等红绿灯200米左右,时速约70km/h(存争议,待证明),先轻踩刹车未见减速,再重踩刹车,感到刹车没有反应,制动失效,自带动力回收也没起到减速作用。

导致这辆Model 3直接撞上前方车辆及另一辆车,然后撞上路中间的水泥隔离带才被迫停下。事故造成张女士父母受伤住院。

张女士及家人表示,是特斯拉的车辆出现故障,无法制动。而特斯拉则在无现场考察的情况下,直接单方面宣布,张女士的车辆当时行驶车速是118.5km/h,属于超速行驶,并拒绝提供行车数据。

张女士当时觉得这个回应很难接受,表示愿意和警方核对监控,确认到底有没有超速,并且声称愿意鉴定车辆,但表示不接受特斯拉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而是想要另寻第三方公证机构。

至此,矛盾爆发。

本来也就是一件维权纠纷,但是特斯拉的团队,硬生生地将它升级成一次公关危机。

当天下午两点,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女士,现场为大家表演如何火上浇油。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该事件:“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这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这一下网友们就炸了,大家都为特斯拉“不妥协”的态度感到傲慢,同时将不配合的车主直接定性为“背后有人指使闹事”,这样熟悉的“友商黑稿言论”已经属于公关的负面教材,没想到特斯拉还在用。

时隔一日,张女士正式被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处以行政拘留5日: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嘴硬的特斯拉始终不服软,直到迎来了更大的手来插手该事件:4月21日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先后发文表态,要求特斯拉配合调查,拿出诚意解决消费者述求。

新华社也发出了《“车顶维权”成热点,是谁让谁不“体面”?》《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等文章,点评该事件。

夜间,特斯拉终于发文称,“我们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给第三方鉴定机构或政府指定的技术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本人。”

尽管行车数据已经披露,但是当事人张女士对数据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认为其与真实行驶状态不符。特斯拉随后表示,将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该案仍旧处于纠纷状态。

这事儿我们先放一放,继续看后面的新闻。

事件二

就在维权事件发生之前,特斯拉还身陷另一起Autopilot事故。4月17日22时许,广州增城区东江大道北发生一宗严重交通事故。车主左某驾驶特斯拉Model 3搭载一名男乘客(系车主叔叔)途经上述路段,车辆失控后,右侧道路水泥隔离墙及王某驾驶的汽车发生碰撞,致左某车上男乘客当场死亡,之后车辆起火燃烧。

据驾驶员左某描述,在走到事故路段时,考虑到左边路况不好,所以准备变到右道行驶。但是变到右道后,左某却无法向左回正方向盘,左某称车辆的车道辅助系统开始“抢夺”方向盘,最终导致车辆撞上水泥隔离墙。车辆撞击后10~15分钟开始起火,短时间内烧得只剩框架。

对于此次事故,车主左某要求特斯拉立即公布客观事故数据,提出整改方案,修复AP辅助系统漏洞。同时,车主要求特斯拉官方向叔叔的家人和其本人作出真诚的道歉。最后车主还要求特斯拉派高管主动和其协商其它事宜。

“事到如今,朋友告诉我,特斯拉态度傲慢,不积极处理此事,对其叔叔家人和我朋友本人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正在处理家人后事的左某,无暇接受媒体的访问,由左某的朋友替他对媒体说道。

事件三

4月21日,网络流传出一段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事故的案例。视频显示,江苏溧阳一辆特斯拉在高速变道时亮起刹车灯,但是车辆减速行为不明显,3秒后追尾前方绿色小货车,造成严重事故。具体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事件四

4月25日午间,网络又流传出多条特斯拉车辆在厦门“失控撞人”的视频。据网友爆料,在福建厦门松柏长青路劳动力大厦楼下,一辆特斯拉疑似“失控”与电动车碰撞,造成电动车上四人受伤。

据悉伤者为一家四口,包括妈妈、7岁的大儿子和一对3岁的双胞胎儿子。其中一名3岁男童初步怀疑左侧大腿骨折,其余3人都是擦伤。具体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事件五

4月27日,江苏苏州太仓市一辆,特斯拉Model X冲进当地菜市场的包子店内,造成3名市民受伤,已送医院救治,均无生命危险。社区人员表示,受伤老人已被送往医院,暂无大碍。目前,现场已被封锁,交警正在处理此事故。具体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

事件六

2021年3月,一辆Model 3在海南刹车失灵撞墙,当时这辆车的车速大概在20~30/km左右,准备停车时,车主发现踩下刹车时,车辆无法停下,最后径直撞向了对面的蓝色防护拦板。

针对此事,特斯拉方面发布声明称:“根据车辆数据显示,在车主踩下制动踏板后,车辆制动系统、ABS均正常工作,但在踩下制动踏板的初期制动压力较低,仅在碰撞前0.5秒制动压力大幅升高。全程未发现车辆加速踏板、制动系统和驱动单元故障。”

为了证明车辆没有问题,特斯拉售后人员对该地进行模拟测试,同样出现刹不住车的事故,官方最后通过回购事故车息事宁人……

事件七

陕西西安的Model 3车主李女士爆料,2021年2月底、3月初,她的车辆出现“刹车失灵”情况,使劲踩刹车踩不下去;2021年3月19日,车被撞出事,安全气囊没有弹开;被撞后问特斯拉要行车记录,发现U盘中无行车记录。“像是被格式化了,”李女士表示“很多特斯拉在发生事故后行车记录都没了。”

需要注意的是,该车主也参与了这次的上海车展维权活动,参与此维权活动共三位特斯拉车主。

事件八

2021年2月,南昌一位特斯拉车主涂先生向媒体曝光,自己刚买六天的特斯拉Model 3,充电后突然断电无法启动,且车窗也无法关上,只能用纸片挡着。

特斯拉售后负责人告诉涂先生,车子的逆变器被烧掉了。这名负责人解释,逆变器之所以损毁,是因为车子充入的瞬间电流过大。“不管哪一个充电桩,包括特斯拉充电桩都有整流器。我们是按照国定值整流的,但国家电网,它如果电压突然升高,它(电流)会随着电压升高。”

这就是著名的“特斯拉甩锅国家电网事件”。

随后国网南昌回应称,在使用中电源线路电压稳定无异常,周边其他用电设备也都正常工作,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源质量要求。建议特斯拉公司请专业人士认真查找车辆充电故障原因。“我公司将对网络不妥及不符合实际的言论造成我公司不良影响,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面对国家电网的强势回应,特斯拉最后选择了道歉。

除此之外,还有:

事件九

2021年1月1日,上海特斯拉车主梁女士爆料,12月30日驾驶特斯拉Model 3出行时,汽车失控20分钟,期间梁女士拍下了特斯拉21秒的失控状态,脚离开踏板后,汽车仍然自行加速。

梁女士称,特斯拉售后承认21秒存在失控,但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失控状态表示否认。对于失控原因解释为:外部环境气温过低,其次是因为汽车在下缓坡。21秒失控加速是偶发事件,并不能说明车辆有问题。

特斯拉随后回应称,经过后台数据的分析及该路段的勘察,得出结论是,拍摄视频的路段是一段下坡,由于重力势能的原因车辆发生了加速。

事件十

2021年1月4日,山东临沂一辆特斯拉Model 3失控撞进洗手间,车主称失控时踩不动刹车。两天后,特斯拉官方回应称,经过对数据和现场的分析,车辆在行驶中驾驶员突然大幅度转向同时踩下了制动踏板,由于事发路面存在积水,车辆急转弯时车速过快且路面湿滑最终造成了事故。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降低且ABS功能正常启动工作。车辆行驶过程直至事故发生期间未见任何异常,正在配合驾驶员对车辆进行维修。

事件十一

2020年8月12日,温州车主陈先生驾驶自己的Model 3回家,在距离小区停车场前100米时,车辆突然自动加速,踩刹车无效,车子以超过100km/h的速度径直“飞入”停车场,翻滚一周,撞坏十几辆车,酿成重大事故。陈先生被立即送到温州市人民医院,经历了7小时抢救,输血5000ml,最终脱离生命危险。

事件十二

2020年8月9日,上海车主张某,驾驶一辆Model 3突然冲入杨思路的一个加油站中,撞伤两人,撞坏三辆等待加油的汽车。车主称,当时突然感觉车辆异常,为防止撞上前方的土方车,试图通过撞击绿化带来强制减速,但车辆不受控制,径直撞入了加油站。

事件十三

2020年12月30日,杭州温德姆酒店门口一辆特斯拉Model 3出现突发事件,事故导致车辆、路边花坛、酒店门口立柱损坏,随后Model 3车辆撞坏玻璃幕墙冲入酒店大堂,最后撞向酒店大堂服务台。

驾驶员在回应媒体时说,车子今年10月份才买的,今天从停车场下来的时候,感觉突然加了速度,冲了进去,“我没有踩油门,我都有40来年驾龄了,下坡怎么会踩油门。”驾驶员还回应说,那个瞬间感觉踩刹车也不好用,想用树盆缓冲下,也没成功,车子撞坏了架子,冲着大堂方向,撞了停在外面的特斯拉,冲进大堂,气囊全弹开了,好在人没事。

事件十四

2020年6月16日,南昌的Model 3车主陈先生,驾车回家经过国体中心附近时,车辆突然加速,仪表显示127km/h,踩刹车无效。 车辆沿赣江南大道高速行驶加逆行一共8km后,撞向断头路外的一个土堆,十分钟后引发大火,车辆被完全烧毁。

事件十五

2020年5月21日,杭州萧山的赵女士,开自己的Model 3在地下室低速行进,突然发生车辆无故加速的情况,最后靠左转擦墙与拼命刹车,才将车停下。之后还发生过屏幕指示灯全亮的怪事,以及她的朋友开这辆Model 3时,同样又遇到三次无故加速。经特斯拉售后检测后,相关数据被全部删除。

事件.......

特式回应方式

上述所有的这些案例,关于是车辆问题还是驾驶员问题,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是你应该也发现了,没有一起事故是特斯拉主动承认错误,要不是车主的问题,就是道路的问题,甚至是国家电网的问题,到最后,换来了特斯拉中国副总裁的陶琳女士一句“我们绝不妥协”,舆论彻底爆发。

有意思的是,同样在2021上海车展,李斌在媒体专访中提到一句话,笔者深以为然:谁没事无理取闹买个几十万的车就为了吐你的槽?没有这样的人。笔者还想在这句话上补上一句,除非是万不得已。

是的,虽然特斯拉在新能源车行业一枝独秀,企业风格也和其CEO马斯克一样特立独行,但是“不妥协”这个词应该用在产品之上,而不是用在消费者身上。

而令人奇怪的是,尽管这么多负面新闻产生,特斯拉的销量和股价却依然走高。

骂得越狠/卖得越好

4月27日凌晨,特斯拉发布2021年Q1季度财报。当季总营收为103.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9.85亿美元增长了74%,其中,GAAP净利润达到4.38亿美元,同比大增2638%,非GAAP净利润(未计股份支付费用)为11亿美元。财报还显示,特斯拉的生产和交付数量再创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特斯拉共交付18.48万辆电动车,99%的车型为Model 3和Model Y,交付数据超过此前华尔街普遍预测的17.3万辆。第一季度,生产了超过18万辆电动车,全部为Model 3和Model Y。

去年,特斯拉共生产和交付了约50万辆电动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6%,其中,在中国仅Model 3的销量就接近14万辆。

并且,近日特斯拉的股价还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28日特斯拉收涨3.5%,市值飙升241亿美元,目前总市值7142亿美元。

在特斯拉的季度财报会议中,有一点值得注意,以往特斯拉都会提到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这次却没有什么特别说明,对于前几天如火如荼的特斯拉车展维权事件更是只字未提。

针对国内发生的“刹车失灵”“起火相撞”“车辆失控”等安全事故,似乎并没有引起特斯拉方面的注意。

为什么骂得越狠/卖得越好

这不仅让笔者想到现在网络很流行的一个热词“PUA”。

PUA,即Pickup Artist,原意为“撩妹达人”,初期只是为了提升理工男、程序员或者较少接触社会的大学生等群体的交友情商,那时这还算是一个中性词。

后来随着社会语境的发展,逐渐贬化,大意上变为:以高大上的姿态,一面以高价值和高吸引力诱惑对方,一面对对方进行精神打压,最后形成控制对方情绪的交流技术,导致类似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状态。

是不是听着耳熟?结合上述事故以及特斯拉的反应,这个形容是不是有点像特斯拉对消费者们做的事情——

先以强大可靠的三电系统、超前的智能自动驾驶、高大上的身份标签为卖点,不断吸引消费者,加速冲击市场,但是每当车辆出事都是第一时间脱责,错只会错在消费者身上或者道路问题,同时还通过频繁调价让老车主感到心中不平。然而,因此也捕获了更多的曝光度,让更多不知情的消费者成功下单。

简直就是汽车界的PUA的理想教材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容忍程度这么高?

因内容篇幅有限,我们下一期,再跟大家好好聊聊为什么。

———————————————

书接上回,为什么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容忍程度这么高?

被偏爱的偏科选手

车企的发展,一般来说,都是围绕木桶理论,即在安全、质量、品质、可靠性、渠道、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都要做到均等发展,才能让一个木桶能够容纳更多的水量,从而推出一款各方面达到均衡的产品。

但是特斯拉不一样,特斯拉的产品线路就是一个长板理论,特斯拉的Autopilot辅助驾驶、三电技术、超级充电,这几块大长板,完全遮住了它的质量、品控甚至安全方面的问题。

就拿Autopilot来说,虽然有谷歌Waymo、通用Cruise这些技术更强的自动驾驶系统,但是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它们一直在测试中没有量产,而特斯拉的Autopilot一开始就以“自动驾驶”的噱头直接投入市场中运行,经过多次恶性交通事件之后,才在官网改为“辅助驾驶”的描述。

有一说一,从技术水平来看,Autopilot确实是市面上最强的量产辅助驾驶系统。很多想尝鲜体验“自动”驾驶的消费者,自然会把眼光放在特斯拉身上。

再说三电系统,特斯拉的电机、电控、芯片均为自研,电池也是与合作厂商深度合作研发。从用户口碑上来说,也少有人吐槽特斯拉的续航虚标。

不仅加速性能够猛,运动性能也够强,麋鹿测试和纽伯格林圈速都力压大部分燃油车型。作为从早已固化的燃油车市场冲出来的异类,特斯哦为世界呈现出了一个全新的生命形态。

再加上特斯拉的超充站,最高可支持到250kW的充电功率,并且在国内一线城市的中心商圈的地下停车场都设有超充点,购物时把车停在楼下充电,买完东西有可以满血回家,就便利性这一点,除了蔚来家的NIO Power,其它品牌还都差距甚远。

以上是特斯拉产品的硬实力,特斯拉还有品牌上的软实力。

大家都说特斯拉没有公关(其实有,但确实形同虚设)、特斯拉不需要打广告,那是因为特斯拉有一个流量最大的代言人,即特斯拉CEO本人马斯克。极客出身的马斯克,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本身就代表了特斯拉的品牌风格。

最早时,特斯拉以Roadster出道,颠覆了大家对汽车的想象,然后Model S、Model X成为硅谷精英们的高端玩具,随着低门槛的Model 3走量发售,吸引了一大批想体验特斯拉的普通消费者,更何况它同胞公司,乃是星舰制造者Space X。

自此,特斯拉逐渐成为高端、精英、未来、环保等理念的身份标签,喜新厌旧的新资产阶级消费者早已看厌了BBA这些传统豪华品牌,转而选择以科技豪华为卖点的特斯拉。

毫无疑问的是,在全球众多车企中,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特斯拉都是最特立独行的那一个。而特斯拉的消费者们,就是喜欢这样的特立独行。甚至不惜以质量和安全为代价。

特斯拉屹立不倒,还有一个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特斯拉在华表现如此强硬的原因还有一个。

特斯拉背后有来自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从上海超级工厂的落地一刻,我们就可以窥见端倪。特斯拉在中国拿到的巨额贷款年利率是3.9%,远低于平均水平,政府解决土地成本,银行搞定资金成本,而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城市,又拥有很好的零配件配套体系,简直就是给特斯拉全程开绿灯。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根据与上海市政府签订的租约条款,特斯拉上海工厂必须在未来5年内投资人民币140.8亿元;同时特斯拉同意从2023年起,每年向中国缴纳22.3亿元人民币的税款;特斯拉还承诺,2023年起,上海工厂每年的销售收入将不低于750亿元人民币。

若到2024年1月12日,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税收收入未能达到协议标准的80%(即大约每年17.8亿元人民币),特斯拉便同意归还工厂土地,并偿还土地租赁、建筑和其他资产等损失。

也就是这样的对赌协议,一方面保证了特斯拉在市场的畅通无阻,另一方面,也逼迫特斯拉需要狂奔跑赢销量——成本控制和进度赶工,都给特斯拉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特斯拉服软,是因为有如来神掌

关于特斯拉刹车、Autopilot的一系列事件,发酵至今已经开始慢慢变味了。

除了车主和特斯拉之外,公关、黑公关、吃瓜群众、自媒体、官媒、专家、伪专家……大家一窝蜂钻入到这个黄金流量池中,通过各自的立场、利益等出发点,把原本就疑点重重的“产品质量”问题,搅和地更加混乱。

导致人们距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并且还基于错误的推论分成了两派人群,针锋相对,从讲道理论事实,变成了的玩梗、键盘火拼、人身攻击、政治纷争……

但是,我们要知道,特斯拉之所以服软,并不是因为这些社会舆论。而是有更大的手伸下来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近日,上海车展上特斯拉车主维权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强调企业要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中消协也表示对此高度关注。中消协认为,企业经营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费者。面对消费者的投诉,企业要认真倾听,真诚协商,给消费者合理的解释和有效解决方案。作为汽车生产者,企业掌握相关数据,应当利用专业知识严格自查,技术优势不应成为解决问题的阻碍。

特斯拉还能继续“不妥协”吗?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只有把事情搞大才能有办法解决问题”,不,不是的。

应该是: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得靠什么来保证?智能汽车的行驶数据是否能够作为车辆事故判断的依据?智能汽车的事故责任判定谁说了算?

在飞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背后,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监测体系去支撑它的发展,否则昨日的特斯拉,将出现在每一个明天。

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的文章所说,“一辆车不明原因,随时可能会在路上刹车失灵,多人多次维权却得不到合理解释,任谁都难免焦躁”,为什么特斯拉中国无法用数据来为多次事故作出合理解释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办法进行安全评估”,那么特斯拉中国到今天为止,在中国的数据存储是怎样的?消费者们不得而知。

特斯拉迫于压力公布数据后,又有声音质疑道:“我们应该看到,特斯拉公布数据或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特斯拉自己再来公布数据,那么它现在扮演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角色,数据是否可信呢?”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以此次事件为例,不管是特斯拉,还是消费者,在彼此已经失去信任的前提下,很难找到类似于特斯拉所属的美国家公路交通安管局(NHTSA)这样类似的官方、权威、客观、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从而以纯技术的角度来证明在中国市场频发的Autopilot事故与特斯拉设计或质量到底有没有关系。

据皆电调查了解,目前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其分支机构、交通公安交通部门的事故鉴定中心,以及中机车辆司法鉴定中心等检测中心都是可进行事故车辆鉴定的官方机构。但由于在第三方鉴定资质的认证上,还没有就自动驾驶车辆的事故鉴定设置单独的资质门槛,因此目前具有鉴定资质的机构所拥有的鉴定能力,都主要针对燃油车产品。

而事实上,自动驾驶车辆与传统机械式燃油车的事故鉴定方式完全不同,且这类车型属于新事物。因此,总体来看,国内实质上具有可鉴定能力和经验的机构非常稀缺,甚至说还是空白领域。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事故责任的认定是不是正在成为一个极难解决的伴生难题?这才是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教训。

黑红也是红,这才是最可悲的

2020年9月23日,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这家在中国甚少和媒体接触的公司正在举办媒体交流和参观工厂活动。

“所有的商业活动的基础都是互惠互利,请问特斯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又能给特斯拉什么?”在场的一家中国汽车自媒体提问。

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举起话筒旋即回应道,“特斯拉不投放广告,免费的也不要,报道我们的技术、产品和愿景能给你们带来最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现场气氛瞬间有些凝重。站在朱晓彤身边的陶琳接过了话筒补充道,“我们不付费购买媒体,这违背我们的价值观”。这是因为马斯克定下了“特斯拉不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这一条铁律。

确实,一旦新闻与特斯拉沾上边,就引发大量的讨论,这是特斯拉品牌和马斯克带来的魅力,但这一切的基础,是特斯拉的产品有足够的说服力,去支撑其品牌的光环,如今事故频出,产品质量方面引起了质疑,特斯拉却当起了甩锅侠,长此以往,特斯拉的品牌必然也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特斯拉坚持直销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更好地保持品牌调性,但却缺少经销商作为中间环节,一旦有任何问题,消费者也会将矛头直指制造商。这就对汽车公司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与用户诉求的满足。

特斯拉显然没有做好这一点。

讽刺的是,如今的消费者,对于电动车还处于培养尝试的阶段;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过程中,特斯拉可谓是不遗余力。但是发生这一系列事件,再回看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制造商的表现,毫无疑问打击了消费者对于整个行业和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

当我们回望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和发展,决定一个企业兴衰的,不仅要靠主观的技术创新,更要靠对于当时客观市场竞争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判断,以及据此采取的应对市场竞争和危机的能力。

以此考量,在技术领域,马斯克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的引领者,一个将想象化为现实的科技领袖,但他并非一个纵览全局的合格企业家,这一系列事件让我们对他畅想的未来感到些许担忧。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谁都会犯错,我们也都能够接受一个犯错的人,但是接受不了一个号称永不犯错的人。因为永不犯错的人,根本不存在,那是神。

本文的要素过多,也导致文章有点冗长。感谢你看到这里。

但既然已经看到这里,笔者最后还想分享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丰田的故事。

——————————

时间推回到2003年,那一年,丰田超过克莱斯勒和福特;2008年,丰田又以897.2万辆的销量将通用将占据了76年的世界汽车第一的宝座拉下马,成为新的世界汽车业盟主。

由于丰田的快速扩张,在全球金融危机大的市场背景下,大大损伤了美国的汽车产业,2009年6月1日,百年老店通用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重新组建的通用成了美国“国企”。与此同时,“美国汽车绝不做老二”——也成为奥巴马参选时对选民的承诺。

那么如何发展美国汽车业?奥巴马原计划实施新能源战略,在汽车领域主攻节能车(当时主要指低油耗或者混动车),并将此作为振兴美国汽车产业的战略步骤。

但事与愿违,在美国低油耗新车购车补贴政策中,受益最多的是反而是销量居冠的丰田汽车,尤其是丰田旗下近30万保有量的普锐斯。在这个补贴政策中,前10位车型中日本车占据7席。

我们现在来看,特斯拉在纯电车中的地位,与当时丰田在节能车的地位极为类似。

在看似所在市场利好自己的客观产业竞争环境,背后掩藏的危机随时可能浮出水面,只待一个导火索而已。

2009年,一份时长仅49秒的911报警录音显示,一辆雷克萨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附近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加速踏板被卡住。录音的结尾部分传出惊恐的尖叫声,之后这辆雷克萨斯车毁人亡。这场车祸夺去了高速公路巡警及其妻子、女儿、妻弟共四条生命。

以此交通事故为导火索,丰田自2007年就陆续出现的刹车失灵现象被媒体陆续曝光并加以渲染,更不走运的是,在此恶性交通事故之后,丰田又连续发生了类似事件,此前所谓零星的刹车失灵,终于演变成“刹车门”,媒体开始一边倒指责丰田电子系统的软件故障,说日本车没有刹车优先,并最终引发了丰田汽车的大规模召回,让丰田蒙受了巨大损失。

除了在美国召回销售的380万辆汽车外,2009年丰田的销量还大幅下滑20%,从2008年的221.8万辆降至177万辆,让丰田受到了沉痛的打击。

从全球市场,丰田最终召回了大约1200万辆汽车,大约是丰田当年汽车产量781万辆的1.53倍,直接损失达36亿美元、全部损失则高达151亿美元(包括费用包括召回处理产品的成本以及向客户赔付的费用等),并导致丰田连续71年盈利的历史止于2008年。

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导致了全球对于丰田品牌的信任危机。

此后的2011年,美国通用汽车销量反弹至900万辆,丰田因受“刹车门”、地震与海啸的多重影响,最终将全球汽车市场第一的宝座被通用夺走。

到这里,再回看特斯拉的“刹车门”、“失控门”、“加速门”的不断曝光,各路媒体近乎于口径一致的笔伐。今天特斯拉在中国的境遇,是不是与当年丰田在美国市场的遭遇又更加相似了?

但这之后,丰田和特斯拉的各自反应,就是两个极端了。

首先,在为“刹车门”举行的听证会上,面对美国议员咄咄逼人的“炮轰”,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鞠躬认错,声泪俱下。与此同时,一张丰田章男紧锁眉头、撅着嘴唇的图片,被日本主流媒体《读卖新闻》放在了当天的头版。日本NHK电视台在对听证会的报道中称,丰田章男的动情表现同样缓解了日本公众对他的不满。

据当时美国媒体的调查显示,在听证会后,近半数的美国消费者仍对丰田公司抱以怀疑的态度,49%的受访者表示今后将不会选择购买丰田车。39%的美国人认为丰田公司在丑闻发生后表现不错,但另有34%的受访者则表示丰田公司的表现十分糟糕。

且不论丰田章男的“动情道歉”有多少真诚的成分,但与今天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还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至少到目前为止,特斯拉的老大马斯克尚没有具体的表态。而特斯拉公司全球副总裁陶琳在事发后的表现和言辞更是让中国的媒体和用户认为缺乏诚意。

需要说明的是,在召回的方式上,丰田提供了“上门召回”的服务,并对亲自驾车返厂召回的消费者给予交通费用的补偿,并在汽车修理期间,提供同型号车辆进行使用。

然而,事情的反转来了。

在丰田宣布全球召回之后,2011年2月美国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对丰田汽车突然加速原因的“刹车门”的调查结果,表示没有并发现车辆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这几乎等同于为丰田”刹车门“翻案。

NHTSA的上述调查结果一经报道,便引发了日本和美国部分媒体对“丰田刹车门”沉冤昭雪的声讨。

而老道的丰田,在这一刻,选择了沉默。

“让过去的事情都过去吧。”丰田汽车副社长内山田竹志告诉媒体,他们不想借此事寻求辩护或者营销。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态度明确地表示,丰田不会就这些问题作为公关应对的一部分。

而丰田美国总经理加藤雅大则表示:“由于一些误解或其他原因导致了类似踩错或踩踏方式不正确,只要丰田对用户进行很好地解释、说明,就可以让驾驶者正确操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这是我们企业的责任,而不能一味地将事故归责于驾驶人员。”

2012年丰田汽车公司全球销量为970万辆,通用汽车全球销量为929万辆,仅在“刹车门”三年之后,丰田就再次重返全球汽车市场第一。

以上。

(图/文/摄:皆电 唐科)

+1

唐科

简介:不喜欢汽车的摄影师不是好铲屎官,喵!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