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电动车惹的祸?

行业 发布于:2021-10-02 00:15:04

最近大家热议的话题,必然是“限电”了。

其实早在5月份,很多省份就要求错峰用电,9月“双减”政策一出,限电蔓延到了全国,波及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个省份。就拿广东来说,省内多地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某些高能耗企业甚至被要求“开一停六”。

都2210年,为什么还在玩“突击断电”,搞得像学校宿舍宵禁那样呢?归根到底还是“碳”惹的祸。

「 用30年时间,跑赢人家50年才完成的目标 」

碳排放中的碳,指的是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的温室气体。

近百年来,人类社会为了获得快速发现,早已习惯了从石油、煤炭这些化石能源中获得能量,而从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成为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气候变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可谓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极端天气、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等。有相关报告预测,要是我们依旧不采取任何措施限制碳排放,到2030年地表温度将会提高3℃,全球粮食减产可达10%,每年将有500万人死于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

碳中和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1997年一场与环保有关的商业策划。而“carbon neutral”这个词则在2007年正式编入《新牛津英语词典》当中。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而实现“零排放”。

而从排放到抵消,就必然要经历一个峰值——碳达峰,也就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碳排放总量趋于平缓,之后逐渐回落。目前包括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都给出了明确的碳中和时间点。而我国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也承诺了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目前,全球约有50个国家实现了碳达峰,其中欧盟在1990年(平均),美国在2007年。按照它们给出的碳中和目标时间表,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至少都有50年的时间,但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目标期限,仅有30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能耗双控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 “双控”之下,为何碳排放会“反弹” 」

所谓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不过从2021年上半年的数据看,双控效果其实并不乐观,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

至于为什么会“反弹”,究其原因还是煤炭价格飞涨,今年年初动力煤价格仅为500元/吨,现在都涨到1300元以上。而我国火电依然是主力,加上电价一直严格管控,因此电厂发的电越多,亏损就越多,要是现在还开足马力那就真是用爱发电了。


(动力煤价格今年开始疯涨)

那好好的煤炭,怎么会突然涨价?那是因为产能跟不上。为了搞绿色,“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退出煤矿5500处,淘汰落后的的煤炭产能超过10亿吨/年。不环保的落后产能退出历史舞台,环保的先进产能跟不上,自然就形成了缺口。一份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年新增的先进煤炭产能也才2亿吨左右。

由于今年天气比较反常,长江上游降水减少,水力发电受到影响,至于风能、太阳能那些就更是杯水车薪了。另外煤炭的进口量也在减少,例如今年我国没有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一下子就少了将近8000万吨。

自产跟不上,进口量还在减少,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这个电还发不发了?

「 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 」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人类工业活动,而工业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我国用电结构中,工业用电占比高达67%(OECD国家仅30%左右)。而电力供给结构又以火力发电为主(占比72%,远高于其他国家),因此难以短时间内实现低碳转型。

另外,国内还有很多火力发电厂才建成没多久,一份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在生产的煤电设备中,机龄低于10年的占比高达46%,20年以内的更是达到89%,后者全球平均占比数据仅为45%,整体“偏年轻”的煤电设备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容易带来巨大的资产搁置,从而带来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我国低碳转型可谓困难重重,但发展清洁能源是势在必行的事,环保是一方面,能源安全才是重点。我国一直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进口第一大国,考虑到目前国际地缘政治不容乐观,随时都有被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可能。因此发展清洁能源,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就不会那么被动。

另外,清洁能源的“原材料”也不具备商品属性,涨价自然就不复存在。

「 拉闸限电,别限制了生活 」

限电除了影响生产之外,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也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截止2020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接近500万辆,按照每台车搭载50kWh容量的动力电池、年均循环次数100次来估算,2020年全年新能源车消耗电量约为250亿度,而我国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5万亿度,居民生活用电达到1.1万亿度。

由此可见,以当前的保有量看,新能源车不足以对电网造成实质性的威胁。但限电却是真的影响到这些车主的日常用车。有网友反映,广州、珠海等地已经有第三方充电桩在用电高峰期暂停运营,也有车主表达了自己国庆驾驶电车出行的担忧。

而文章开头说到的中小型企业,才是此次限电最大的受害者,铺租要交、人工要发,刚熬过疫情寒冬,限电又如洪水猛兽一样突然来袭。

拉闸限电,别限制了生活。

+1
相关标签:

车企动向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