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先试驾理想L8|朋友圈一致好评,就等于没有短板?

评测 发布于:2022-10-10 09:00:15

9月底,理想汽车第三款车型——理想L8正式上市,发布会过后我刷了一下朋友圈,清一色都是正面的评价。

确实,对于ONE来说L8有全方位的升级,配置也基本看齐46万的L9,可以说性价比十分高了,既然大家这么关注这台车,那我们@皆电 就马上飞去常州,抢先试一下。

在入正题之前先回顾一下L8在底盘、动力方面的配置。

(1)L8默认20英寸轮毂,选装21英寸要+10000。我们试驾这台是21英寸的,轮胎是米其林Pilot Sport 4 SUV,265/45 R21,20寸的轮胎要比21寸更厚一些,所以理论上在舒适性、能耗方面都要表现得更加好。

(2)底盘配置和L9一样,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而且也是标配空气悬架+CDC减震器。

(3)动力也和L9一样,双电机四驱,330kW/620Nm的输出,比理想ONE的245kW/455Nm强不少。这么大的一台车(整备质量超过3吨)百公里加速也只要5.5s。

大家都是空悬,L8和G9开起来有什么区别

其实在开之前我是蛮期待的,毕竟这是40万以内为数不多搭载了空气悬架的车型,它的动态特性、滤震表现、NVH到底可以去到什么水平,和ONE相比又有多大提升呢?

在经历了整整3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先说风格,整体而言L8的调教取向依旧十分家用,例如在动力方面,它虽然有620Nm的大扭矩,能实现5.5s破百,但它的电门却十分好驾驭,电门初段只会比油车稍微积极一点,以至于初段加速你会不觉得它是一台有着5.5s动力的车,当然要是你想有更强的推背感,那只要把踏板再踩深一些就行。

也正因为这种特性,上手L8几乎没有太多需要重新习惯的地方,如果你开习惯了汉兰达那种体量的油车,相信换开L8也会有个很好的“初体验”。不过有一说一,L8的刹车我觉得还有改进的余地,初段调得过于敏感了,市区跟车有点累,放松点估计会更好。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把动能回收调到“强”来减轻刹车带来的不适。

新车动能回收分为舒适、标准以及强3种模式。在舒适模式下,松开油门完全没有拖拽感(比油车还丝滑),反而标准模式更像油车,因为这时回收系统会产生轻轻的拖拽力,就像油车反拽发动机的感觉,至于强模式,拖拽感确实会明显一些,不过和主流电车相比就差远了,L8这个“强”可能和电车的“标准”相当,如果把Model Y那种撞墙感标为10级拖拽,那L8这个强模式也就4级水平。

除了动力之外,第二个让我感受到家用调教的地方是悬架,L8标配了空气悬架+CDC减震器,在设置里可以手动调整悬架高低以及软硬,当然这两项同样会根据车速自动调节。在舒适模式下,L8能把路面的小坑洼、碎石过滤得相当干净,我的手、屁股几乎感受不到这些路面信息。至于运动模式,悬架的阻尼会明显增大,这时候车身的动作会更多,但和ONE的感受又很不一样,ONE的车架刚性没有L8高,所以你会有种车顶、地台“各晃各”的感觉,之前我们试驾的ONE在驶过坑洼路面时,车身的形变甚至还让内饰件发生了互相干涉从而产生了异响,但L8这种晃,是车身一个整体在晃,所以即便是体感不那么舒适,听觉还是照顾到位的。另外个人感觉标准模式和舒适模式的差异不太大,日常驾驶两种模式都挺合适。

在中秋之前,我也试驾了小鹏G9的空悬版本,G9身上的那套空悬会更紧、更韧,所以开起来我会觉得G9更带感,而L8因为车型定位的原因,它的空悬更多是为了舒适而考虑。当然要是和ONE相比的话,它在支撑性、对车身晃动的抑制方面明显好不少,例如遇到大的起伏路面,L8整个车身能很快安稳下来,没有太多余震,ONE那种“开船”的感觉在L8身上确实找不到了。

空悬的加入除了能提升行驶质感之外,还带来更高的可玩性,例如在offroad路段把车身升到最高去获得更好的通过性,尾厢搬运行李时也能让后轴降低,方便搬运。

*空悬行程:+-4cm(静态)、+4cm -2cm(动态)、-5cm(尾厢搬运行李模式)


(尾厢有这个小按钮,可以降低后悬架)


(完全降低之后,不足2指)

转向同样分为舒适、标准、运动3种模式,方向盘助力逐级减小,个人认为运动模式的阻尼刚刚好,和L8的体量感更匹配,舒适模式下方向盘太轻了,像在开雨燕。另外方向盘存在一定虚位,当然这对于一台家用车来说是件好事,毕竟保留虚位能减轻驾驶疲劳感。

说到减轻驾驶疲劳感,自然就绕不开辅助驾驶了。

新车两个版本所配备的辅助驾驶硬件是不一样的,其中Max配备了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总算力达到508 TOPS,而且车顶也有一颗禾赛AT128激光雷达。在这套硬件下,L8 Max能实现全场景高级辅助驾驶能力(包括未来开通的城市NOA)。

而Pro版则首发地平线征程5芯片,单颗算力128 TOPS,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仅能实现高速/快速路NOA。

我们拿到这台是Max版,所以头顶有一个“的士牌”,目前开通了城市快速路/高速NOA,车辆能按照导航自动进出闸道、变道超车等等,因为试驾路段限制(可能是没高精地图),所以大部分情况都不能使用,体验环节我先略过。

按照规划,理想的城市NOA会在2025年推出,而且只支持Max版,如果你对这个功能有所期待,那就别买Pro了。

最后说说NVH和油耗,个人对L8的NVH表现不是十分满意,时速达到100km/h的时候A柱风噪就会十分明显,而且100km/h提速到120km/h的过程中这个风噪会明显增大,另外第三排也能清晰地听到胎噪。而油耗方面,3个小时的试驾路段涵盖了市区以及快速路路况,全程选择“油电混合”模式,实测7.7L/100km,这比动则9个油的ONE好不少,另外,发动机介入的声音、震动也没有理想ONE明显,这一点我比较满意。

配置到顶,第三排空间依旧鸡肋

在内饰设计部分,L8无论从整体布局,还是配置方面都和L9有99%的相似度,不过L8根据车型等级划分出了SS Pro和SS Max两种智能空间。其中入门级的Pro取消了后排吸顶娱乐屏,采用了单颗高通8155芯片,12GB RAM和128GB ROM,音响系统为19扬声器。而Max则基本与L9看齐。

(1)Pro版采用了单颗高通骁龙8155芯片,12GB RAM+128GB ROM,而MAX版则配备了两颗8155,RAM、ROM也升级到24GB、256GB。

(2)Pro版19个扬声器,Max版21个扬声器,两者都支持7.3.4杜比音效。

(3)Pro版没有后排娱乐屏,Max有,但Max这块屏幕是LCD材质,L9是OLED。

双15.7英寸3K分辨率屏幕,屏占比达到82%,看上去边框也相当窄,而且这块屏幕表面还采用了防指纹、防眩目、抗蓝光涂层。

方向盘上方还有一块4.82英寸的小屏幕,支持触控,能选择驱动模式,剩余电量、油量等等。当然13.35英寸的HUD头显也是标配,能显示包括辅助驾驶开启状态、车前/四周状况(车、车道线、行人、雪糕筒等等)、基础行驶信息等等。

其他人机交互细节,L8两个版本都支持六音区语音系统,理想ONE仅为四音区。另外新车标配了手势融合交互功能,“打开这个”指令依然可以控制诸如车窗、天窗遮阳帘等等。Max版因为有后排娱乐屏,所以还支持TOF手势识别,二排、三排乘客可以通过手势控制屏幕内容,但实际体验下来这个手势识别率相当糟糕(而且学习成本也巨高),你给我一个遥控不好吗?之前我也试了传祺M8宗师版,人家就配个遥控,操作起来又快又准。


(Max独享后排娱乐屏)

另外,除了刚才提及到的车机、音响有不同之外,大部分配置均为标配,例如电动调节的方向盘、双全景天幕带高透光率电动遮阳帘、三区新风空调、静音电吸门、双层隔音玻璃等等,这些和ONE相比都是实打实的升级。


(后排独立温区空调)

至于空间方面,先从数据说起。

L8长宽高分别为5080、1995、1800mm,轴距3005mm。与ONE相比,L8整体大了一圈,尤其是轴距加长了70mm。轴距加长,理论上有利于车厢纵向空间。先前同事参加完静态体验活动之后告诉我,L8第三排膝部空间比ONE宽裕不少,今天我亲自坐上去(甚至坐了30分钟),发现同事没有骗我,但实话说这个后排依旧只能起到“应急”作用。

我身高1.79m,驾驶位是我自己的位置,二排也调到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膝部1拳2指),这时候第三排相当憋屈,膝部已经完全顶着二排靠背,而且坐垫也比较矮,所以大腿也明显承托不足...头部还好,有1指左右勉强能接受,但膝部真受不了...听我说,要是你经常满载6人,那请考虑MPV,L8这个第三排在同级别车型里面表现算不错,但长时间乘坐真的挺不舒服。

当然你身材小巧一点,或者坐小朋友的话,当我没说。

综合实力很强,短板同样存在

虽然今天的试驾行程比较赶,但除了辅助驾驶之外,也算较为全面地体验过这台车。如果我们把“价格”、“设计/用料”、“驾驶乐趣”、“舒适性”、“科技配置”以及“用车成本”作为六角能力图的6大属性,那“驾驶乐趣”可能就是L8的一个小短板了。

当然,考虑到L8的目标人群都是奶爸奶妈,所以“驾驶乐趣”对于他们而言自然就没什么所谓。因此总体来说,L8确实是该细分市场下的一台综合产品力挺强的车。

当然,落实到细节方面,我觉得它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A柱风噪、第三排胎噪、后排吸顶屏手势识别等等,要是能把这些缺点都补上,我相信它的竞争力会更加强。

+1
相关标签:

新车试驾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