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废止动力电池白名单 开放行业竞争

行业 发布于:2019-06-26 14:05:55

6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一则公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工信部决定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称《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动力电池白名单

这份持续4年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如今被弃用,标志着国内新能源电池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限制到此为止

2015年3月24日,为引导动力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文件宣布自2015年5月1日起,动力电池企业需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在线进行资格申报。

自2015年11月开始至今,工信部先后发布了四批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有57家电池企业入围,包括宁德时代、沃特玛、深圳银隆、天津力神等自主企业,但松下、三星、LG等日韩电池巨头始终未进入目录。

动力电池白名单

当时发布《规范条件》的动机主要两个:一是优胜劣汰,促进国内电池产业的规范发展;二是保护国产,这项白名单直到废止都没有一家外资企业进入名单。

白名单发布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存在大量滥竽充数、技术良莠不齐等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有1600余款产品、整车产量约16万辆,这些成果来自近150家节能与新能源企业,但另一边,涉及动力电池配套生产企业却高达177家。产业结构及其不平衡,充斥着许多只想捞补贴、赚快钱的伪·电池企业。

其次,当时领先的电池技术大多集中在日韩厂商,如松下、三星、LG等公司,为了保护国内电池企业的顺利发展,所以创造出一个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规范条件》出炉,它由企业自愿申请,工信部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审核通过企业就会进入白名单。这份白名单一度作为国家新能源扶持政策的参考名单,虽然没有明文证明它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挂钩,但是已经被视为行业潜规则。

废止白名单,将带来什么?

咱们都知道,国内的新能源产业一直都是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如今废止白名单,将是动力电池产业开放竞争的第一步。

直接利好,是使国内车企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电池解决方案,诸如江淮iEV6S因搭载三星电池而无法顺利上市的现象将不会再重演。

最终目的,是通过外资电池的产品与技术带动国内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自主配套产品的水平提升,丰富国内新能源车的产品属性。

动力电池白名单

意义虽有,但作用有限

不过、这里还是要说一句,这项举措的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新能源整车补贴,最终还是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决定,电池白名单早就有名存实亡的嫌疑。

并且,旧的电池白名单废止之前,其实已经有一个新的电池白名单存在了。

2018年4月2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正是为做好工信部《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后续承接工作而出台的。具体工作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承接,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

与旧白名单不同,新白名单将氢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生产企业也囊括在内。

只是目前还不知道这份新白名单的具体规范作用,中汽协只是强调这个白名单管理属于行业自律行为。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 

废止一项“名存实亡”的文件,这个“废止动作”或许比文件本身更有意义。

在这个时间点,废止动力电池白名单,不免让人把它和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坡联想起来。或许在这个特殊节点,国家想依靠新鲜企业的加入,带动新能源行业的活力。

动力电池白名单

对此,外资动力电池企业也早就已经虎视眈眈,意图在中国市场卷土重来。

——2018年3月,松下大连工厂正式量产供货,主要向北美和中国市场供应方形动力电池。

——2018年7月,LG化学电池项目落户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总投资20亿美元的,一期项目预计在2019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

——2018年8月,2017年在华停产的SKI宣布重启与北京汽车的合作项目,投资50亿元在常州建年产7.5GWh的动力电池工厂,目标是在2020年第三季度投入量产。

——2018年12月,2017年暂停扩建的三星SDI西安动力电池工厂生产基地,也重启了二期项目。

面对这项废止白名单的举措,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朋友圈发文点赞:“真是好消息,对造车新企业来说,资质和白名单是两座大山,白名单的取消,意味着更多技术路线选择,更经济安全的动力电池时代的开始。”

(文:皆电 唐科)

+1
相关标签:

汽车政策

唐科

简介:不喜欢汽车的摄影师不是好铲屎官,喵!

评论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