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对话李斌:解码三品牌协同、出海破局与技术攻坚
行业 发布于:2025-04-25 17:02:44
2025年上海车展蔚来展台,创始人李斌带着乐道、蔚来、萤火虫三大品牌集体亮相,有意思的是这是皆电在20号萤火虫面对面后时隔两天再见李斌。
李斌本人呈现出一如既往的自信与笃定,高效回答最受关注的行业焦点问题,这次对话从三品牌协同到全球贸易挑战,从智能驾驶争议到充换电之争,蔚来正以史上最务实的姿态,旨在新能源汽车的 “决胜之年” 撕开新的突破口。
当被问及乐道、蔚来、萤火虫的协同逻辑,李斌指着展台后方的展车笑道:“你看 L90 的超大前备舱、萤火虫的极致安全体验,背后都是蔚来十年技术投入的‘底色’。” 这是三大品牌首次齐聚上海车展 —— 定位高端的蔚来、瞄准中高端家庭市场的乐道、聚焦全球高端小车的萤火虫,被戏称为 “蔚乐萤” 组合。
不同于简单的品牌分层,李斌强调 “技术共享” 才是核心:乐道 L90 的后驱电机与蔚来 ET9 共用,3200 座换电站中 60% 向乐道、萤火虫用户开放,连销售体系都实现 “无缝衔接”——332 家蔚来门店同步展示萤火虫,让这个新品牌上市即覆盖全国。“就像大众集团的奥迪与大众,我们既要保持品牌区隔,更要拧成技术一股绳。” 李斌说。
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欧盟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蔚来的出海路怎么走?李斌坦言:“汽车永远是国际贸易的‘焦点产品’,但中国汽车凭借技术和产业链优势,全球份额未来一定超过 40%。”
不同于早期在欧洲的直营模式,蔚来今年转向 “本地合作伙伴制”,新加坡、东南亚等地的合作伙伴已现身车展。“奇瑞、比亚迪出海耕耘 20 年,我们还是学生。” 李斌笑称,这种调整立竿见影 —— 仅 2025 年,蔚来就计划进入 25 个国家,而萤火虫作为首款 “全球车”,已按欧洲安全标准研发,右舵版将率先登陆东南亚市场。
“今年是蔚来的‘技术收获年’,也是‘产品大年’‘基建大年’。” 李斌掰着指头数道:4 月萤火虫交付,二季度 2025 款 ET5/T、ES6 等密集上市,下半年第三代 ES8、乐道 L90 等重磅车型接力,全年 9 款新车堪称 “史上最密产品周期”。
技术层面,全球首颗 5 纳米车规级智驾芯片 “神玑” 已上车 ET9,单颗算力抵四颗英伟达 Orin,仅 2024 年就省下 3 亿美金采购费。基建上更显 “土豪”:广东已实现 “县县通换电站”,27 个省级行政区年内完成覆盖,“珠三角用户开电车跑全省,比油车还方便。”
这些动作直指一个目标:四季度盈利。“去年靠一款新车撑全年,今年九款车齐发,加上换电网络的规模效应,毛利率肯定往上走。” 李斌语气笃定。
在友商大秀 “冰箱彩电大沙发” 时,蔚来却在力推看不见的 “新三大件”: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 Sky・OS、智能底盘。“就像盖楼,地基不牢,楼上装修再漂亮也没用。” 李斌直言,ET9 的 “天行之舞” 演示(悬架、底盘、灯光协同起舞),靠的正是 Sky・OS 的原子化解耦能力,而高速爆胎时的安全控制,更依赖系统毫秒级响应。
这种 “反套路” 引发行业争议:用户感知弱的底层技术,到底值不值得砸钱?李斌反问:“当别人还在用第三方操作系统付费时,我们自研的 Sky・OS 已经开始省成本了,这就是长期主义的回报。”
面对比亚迪 “兆瓦闪充”、宁德时代 “12C 超充” 的冲击,李斌罕见硬核表态:“超快充再快,能快过 3 分钟换电?不用下车、零下 30℃能用,还能保 10 年电池寿命,这些体验你比得了吗?”
他算了笔技术账:超快充需要两次电损(充 + 放),换电只有一次;换电站本质是 “能源服务器”,支持波峰波谷储能,比超充站更符合国家 “双碳” 战略。“我们不反对快充,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李斌说,蔚来已布局 2.6 万根超充桩,“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当行业沉迷 “零接管” 宣传时,蔚来却把 “降低事故率” 作为第一指标。李斌透露,2023 年蔚来智能驾驶系统已让事故率下降 25.4%,每周主动安全能力提升 40%。“我们首批通过工信部 L3 试点认证,但从不炒作 L4 概念。” 他指着 ET9 的双摄像头冗余设计:“真正的安全,是传感器坏了还有备份,芯片能毫秒级热切换,这些硬件功底比口号实在多了。”
乐道 L60 上市半年仅交付 37000 台,李斌坦言 “没达到预期”,但他看到另一个数据:用户转介绍率极高,有车主实测电耗低至 10 度 / 百公里。“新品牌需要时间积累,沈斐现在就是‘下笨功夫’—— 一座一座建换电站,一个一个啃用户痛点。”
针对乐道的 “家庭定位” 争议,李斌笑称:“有人说‘一个人开车也觉得好开’,但我们不会改方向。你看 L90 解决了三排座‘坐得下却放不下行李’的世纪难题,去超市购物再也不用搬来搬去,这种真实场景的需求,比任何营销都强。”
从展台设计细节(蔚来与萤火虫合展 “省钱又吸睛”,乐道独立展台对标小米、本田)到战略布局(放弃直营转合作伙伴制),李斌展现出罕见的务实:不追风口、不炒概念,死磕底层技术,坚信 “十年投入终有回报”。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造 MPV 时,他坦言:“用户催了多年,但资源要优先给 L90、第三代 ES8 这样的战略产品。” 这种取舍,正是蔚来的生存逻辑 —— 在新能源汽车的 “刺刀见红” 时代,或许只有像李斌这样的 “技术信徒”,才能在喧嚣中守住那一份 “长期主义” 的定力。
正如展台上 ET9 的 “天行之舞”,当车轮腾空而起的瞬间,蔚来展示的不仅是一辆车的灵动,更是一家企业对 “技术至上” 的倔强。在这个 “快就是慢” 的行业里,这种倔强,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图/文/摄:皆电 宗泽)